科技“助”温饱
智能出新招
2022年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宣布人类或将面临
"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
粮食危机是指全球性的粮食短缺、产量锐减、价格涨幅过快,以至造成了近40年来前所未有的粮食恐慌与危机。
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都是真实存在的。
目前,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改善整个地球食物供应状况并推广高效的农耕方法。
杂交水稻
袁隆平
中国科学家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创造了中国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多的人口奇迹,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
改善土壤质量
NASA
它环绕地球运行,记录我们地球上所拥有的水量。
水卫星是用来研究地球上的降雨和降雪的,也收集水循环的信息:水在太阳的照射下蒸发,变成水蒸气,然后上升、冷却,转化成云,最后变成雨降落下来。这些数据有助于科学家监测土壤的湿度,找到种植庄稼的最佳地点。
吃一口就饱了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种食物,你只需要吃一口,就可以满足身体的一切营养需求,用这种食物来解决世界饥荒问题,那该多么有效啊!其实,科学家们已经研制出了高能量饼干,这种饼干含有人饥饿时所需的重要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使用转基因技术创造超级食品。他们提取植物的基因——生物的遗传因子——并改变基因,提高其生长速度。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作物生长得更快或长得更大,以及足够强壮,以便应对极端气候。
重要的是这项技术可以摆脱季节、气候的影响,让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瓜果和蔬菜,还可以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特性的作物新品种,以减少对农药、化肥和水的依赖,降低农业成本,大幅度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改善食品的质量,缓解世界粮食短缺的矛盾。
以上图片、视频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参考书籍:《给儿童的未来科学书智能生活》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
一旦发生粮荒,
手中缺粮的人难免心里发慌。
在我国,
粮食始终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
直接关系着人民和国家的安危。
同时也是国家重大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
是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需要。
本期就介绍到这啦~
下期带您去瞧一瞧
摩天大楼如何“逆生长”
文案提供:青少年阅读体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