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幼年坎坷,少年得志,她是《大公报》第一位女编辑,她是女权运动的先驱,独自离家出走追求自由。她才华横溢,文字生辉,被誉为三百年来第一女词人。她二十三岁就当上了北洋女子学堂的校长,开始了人生最辉煌的旅程。她是政坛明星,是总统袁世凯的秘书,经常出入中南海。她的光环足以倾国,足以倾城,她有很多追求者,可她却孤独到老,曾说,染启超早有家室,汪精卫太年轻,汪荣宝已经结婚,诸宗元又太老,但是她从来没后悔过这样的选择。她游走在大上海,短短两年就集聚起可观的财富,实现了经济上的独立。她,就是吕碧城。
人物小记
吕碧城
(1883-1943)
中国作家、词人、教育家、政治人物。与其姐吕惠如、吕美荪以诗文闻名于世,号称“淮南三吕,天下知名”。她提倡女学,是素食主义者和动物保护主义者。吕碧城被称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中国女权运动及女子教育的先驱者,著作有《信芳集》、《吕碧城集》、《欧洲漫游录》等。
吕碧城,原名贤锡,宇遁天,号碧城,成年后以号为名,改字圣因,法号“宝莲”。她出生于太原,求学于六安、塘沽,成名于天津,致富于上海,浪迹于欧美,息影于香港。她是清未民初集女报人、政论家、教育家、宗教活动家于一身的奇女子。
奇闻轶事
身世悲催,孤女寡母寄居舅父家
一腔激情入新学,却被守旧的舅父破口大骂
算了,道不同不相谋,干脆下海闯天下
结果还真成了
性喜奢华,打扮新潮,每天都要美美的
谁有讥讽之意?!必定口诛笔伐,杠上了。
民国第一号 “剩女”,女权代表者
当世名流全不入眼,宁愿终身不婚
就是这么骄傲与无奈。
只身闯天津的大无畏
1860年,天津开埠,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为核心的西方教育模式潜移默化地传入天津。随着西方民主思想的输入,中国女性开始觉醒,“张女权,兴女学”。在此大背景下,1904年,吕碧城离家,只身一人,踏上了开往天津的列车。自她到天津后,虽前路多有坎坷,但因其才华斐然,很快受到 《大公报》(当时华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刊物)总经理英敛之的青睐。当时初到天津的吕碧城,写了一封求助信,这封信辗转落到了英敛之的手中。看过信后的英敛之对吕碧城的文采赞叹有加,之后,亲自拜访吕碧城,并聘请吕碧城到《大公报》做实习编辑。
吕碧城就这样成为了《大公报》的第一位女编辑。
入职大公报后,吕碧城先是在上面发表诗词作品,因为格律工整,辞藻言之有物,而迅速受到诗词界前辈的赞许。其中,诗词《满江红·感怀》,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极大反响,词云:
晦黠神州,欣曙光一线遥射,问何人女权高唱?若安达克。雪浪千寻悲业海,风潮廿纪看东亚。听青闺挥涕发狂言,君休讶!
幽与闲,如长夜;羁与绊,无休歇,叩帝阁不见,愤怀难泻,遍地离魂招未得,一腔热血无从洒,叹蛙居井底愿频违,情空惹。
词中若安,今译罗兰夫人;达克,今译贞德。这首词表达了吕碧城对深受父权、夫权、族权压迫的中国女性争取合法权利、要求男女平等的强烈愿望。
之后,吕碧城在《大公报》上又接连发表十几首诗词。在《舟国渤海偶成》七绝诗中,吕碧城对列强瓜分中国,日俄两军在中国辽东半岛争霸,忧心忡忡,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诗云:
旗翻五色卷长风,万里波涛过眼中。
别有奇愁消不尽,楼船高处望辽东。
在《大公报》露头角后,吕碧城开始撰写自己对于女子解放和女子教育的见解。在她发表的《论提倡女学之宗旨》、《敬告中国女同胞》、《兴女权贵有坚忍之志》 等文章中,她先后提到:“民者,国之本也;女者,家之本也。凡人娶妇以成家,即积家以成国”“儿童教育之人手,必以母教为根基”“而男之于女也,复行专制之权、愚弱之术,但以女为供其玩弄之具,其家道之不克振兴也可知矣。夫君之于民、男之于女,有如辅车唇齿之相依。君之愚弱其民,即以自弱其国也。男之愚弱其女,即以自弱其家也”。这些文章都与提倡新式女子教育有一定的关系,足见她非常注重兴办新式女子教育,并且为其参与创办并管理北洋公立女学堂等新式女子学校提供了思想基础。
吕碧城借助《大公报》这一阵地,积极地为她的兴女权、倡导妇女解放而发表大量的文章和诗词,她结识了大批当时的妇女解放运动领袖人物。1904年5月,秋瑾从北京来到天津,慕名拜访吕碧城,订为文字之交。吕碧城连续发表的女子解放的文章,震动了京津,袁世凯之子袁克文、李鸿章之侄李经羲等人纷纷投诗迎合,推崇备至。
悠悠岁月的另一种生活
民国七年(1918年),吕碧城前往美国,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文学与美术,兼为上海《时报》特约记者,将她看到的美国之种种情形发回中国,让中国人与她一起看世界。四年后学成归国。民国十五年(1926年),吕碧城再度只身出国,漫游欧美,此次走的时间更长,达7年之久。她将自己的见闻写成《欧美漫游录》(又名《鸿雪因缘》),先后连载于北京《顺天时报》和上海《半月》杂志。吕碧城两度周游世界,写了大量描述西方风土人情的诗词,脍炙人口,传诵一时。她尤擅填词,吟咏自如,被誉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传世著作有《吕碧城集》、《信芳集》、《晓珠词》、《雪绘词》、《香光小录》等。
吕碧城的一生虽幼时多有磨难,但总体上依旧当得起少年成名,春风得意,一生光鲜亮丽的总结。
说她的诗词文章,堪称玲珑婉转,别有风骨,大有巾帼风范;说她的女权与女子学堂,中国二万万女性同胞都愿意倾慕于她。
这样的吕碧城,柳亚子称她 “足以担当女诗人而无愧”,词学家龙榆生称誉她是“凤毛麟角之才女”“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
这样的吕碧城。一生尽是传奇,走过的路便是万万人追逐的目标;这样的吕碧城,就该赤条条一身来,赤条条一身去,干净纯粹,不受情爱的纠缠。这样的昌碧城,不光是才女,更是侠女。
内容来源:《民国女子图鉴》、《镜花水月度——吕碧城传》、《五大道才子佳人》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