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出游
安全第一
公共场所安全指南——
遭遇踩踏如何紧急避险?
Be Safe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参加各种活动和集会,社交活动带给大家快乐的同时,有的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踩踏事故、骚乱事故等。所以,在参加聚集性活动时,一定要加强自身安全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习基本的事故应急知识,以减少对自身和他人的伤害。
热点事件
当地时间10月29日晚,韩国首尔龙山区梨泰院一带发生大规模踩踏事故。截至11月3日,事故造成156人遇难,173人受伤。
目击者描述,29日晚约有10万人在梨泰院洞一带参加万圣节派对。踩踏事件发生在某酒店旁狭窄下行的胡同内,现场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前方有人跌倒后,后方人流跟进,导致严重踩踏。
人员密集场所人流量大,一旦发生拥挤踩踏,非常危险,后果非常严重。血的教训,往往在不经意间发生,但这类事故,实际上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此类事件的注意事项及应对措施。
注意事项
踩踏事故与一般事故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发生时空不定。踩踏事故在各种公共场所、各个时段都有可能发生,如建筑物的出入口、走廊、楼梯或广场等。聚集人群的密度越大,此类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2)诱发原因众多。人在疏散时弯腰或转身捡拾脚下物品,互相拥挤;紧急突发情况发生时,大量人群聚集造成的混乱:突然的人群骚动等没有明显预兆和原因都有可能诱发严重的踩踏事故。
(3)发生突然,难以控制。一旦发生事故,在极短的时间内(几秒钟至数分钟)就会造成人群密度与移动速度的相互作用,以致影响安全疏散的时间,人群前进的速度随人群密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二者的关系会波及大量的人员,造成伤亡,且场面难以控制。
(4)群死群伤,危害巨大。公共场所踩踏事故通常以人群高度聚集为条件,特別以节假日、赛事或宗教仪式为多。公共场所事故由公众造成,又危害公众,由于诱因较多、发生突然、宣传与教育欠缺,公众在事故中往往无所适从,产生从众心理和盲目恐惧,致使事故难以控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根据踩踏事故发生的过程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疏散过程中发生的拥挤踩踏,另一类是突发事件引起的人群拥挤踩踏,像人群骚动等。踩踏事故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发生突然、危害巨大,此类事故一旦发生就难以控制,造成巨大伤亡,因而应对该类事故重点在于预防,加强安全管理和控制。
现场应急
(1)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保持镇静。
(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6)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7)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8)在人群骚动时,要注意脚下,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故的诱发因素。
(9)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10)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同时尽量露出口鼻,保持呼吸通畅。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参考书籍:《公共场所事故应急救助》
温馨提示
在公共场所出现混乱局面后,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要做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准备。备之于未患,则患之而无失。学习和了解公共场所安全知识,掌握自救逃生和互救技能,为公共场所安全撑起一片蓝天。
END
文案提供:第二图书借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