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中心动态

【器乐之声】正确打开柳琴和月琴的方式,一个字:绝!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

微山湖上静悄悄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但是,你知道歌中所说“土琵琶”是什么乐器吗?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形似柳叶 声如筝琶--柳琴


一、乐器介绍

  柳琴是流行于鲁(山东)、皖(安徽)、苏(江苏)一带的民间弹拨乐器,因为它原本用柳木制造,外形又与柳叶相似,所以得名柳琴。因为它的音色与月琴相似,在民间,它又被叫做“土琵琶”;它还有“金刚腿”的俗称(得名可能与侗族的主要拉弦乐器牛腿琴相似)。

  柳琴起于何时不得而知,古籍诗文中也没有对它的记载,但是,可以肯定它有悠久的历史。从它是柳琴戏、泗州戏等地方戏曲的主要伴奏乐器来看,至少在明、清时期已经出现。


二、乐器构造

  最早的柳琴构造很简单,只有两条弦,音品用高粱秆制作,而且只有七个,音域也只有一个半八度。新中国成立以后,柳琴的研制得到很大发展。现在的柳琴一般为四弦二十四品或二十八品、二十九品,音域扩大到g-g4四个八度。音品按十二平均律排列,使演奏和转调都很方便,同时,采用尼龙缠钢丝弦取代丝弦,使音色更为清脆刚劲,音量也更大。



三、柳琴与琵琶的区别

  柳琴被称作“土琵琶”,乍看起来,它和琵琶确实极为相似,简直可以说就像缩小了的琵琶。它的结构、用材和制作也与琵琶基本相同。但仔细看,它与琵琶也有不同之处。琵琶的山口下方有六个相位,而柳琴没有;琵琶的音孔很小,且隐藏在缚弦的后面,而柳琴的面板上一般有两个左右对称、呈圆形或椭圆形的音孔。它们在演奏上的最大区别是琵琶用手指弹奏,而柳琴同阮、三弦、秦琴、月琴等其他弹弦乐器一样用拨子弹奏。

柳琴



琵琶


四、演奏类型

  柳琴是流行于苏北、鲁南的柳琴戏、安徽的泗州戏、绍兴戏以及常州丝弦等戏剧曲艺的主要伴奏乐器,柳琴戏甚至以此得名。在民族乐队中,柳琴也是十分重要的乐器,它是弹拨乐组的高音乐器,经常担纲领奏华彩乐段,也经常被用作独奏。由于它的发音高亢明亮、清脆刚劲而又不失柔和甜美,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或在剧院 或在歌场--月琴



一、历史渊源

  我国抱在怀中演奏的弹弦乐器来自两个源头,一个是秦代出现的弦鼗,一个是西域传人的曲项琵琶。

  弦鼗在汉代被称作“秦琵琶”“汉琵琶”“秦汉子”等,它演变出了许多不同的样式。演变的情况不外乎几种:第一,柄的长短变化;第二,音箱的大小变化;第三,音箱使用材质的变化;第四,有品和无品的变化;第五,弦数多少的变化。




二、历史发展

  宋代,月琴和阮的结构差别不大。后来,月琴的柄越变越短。

  到了清代,月琴就与阮完全不同了,琴杆缩短为琴颈,音箱也变为圆形和六边形、八边形几种。

  明、清以后,戏剧和曲艺发展很快,月琴成为许多月琴戏剧、曲艺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在传统京剧中,月琴与京胡、京二胡全称“三大件”,是京剧最重要的伴奏乐器,它还是评剧、豫剧、楚剧、锡剧、桂剧和台湾歌仔戏等戏剧的伴奏乐器。在许多曲种,如四川清音等的伴奏乐器中,月琴也是不可或缺的。

  最绝配的乐器演奏《梨花颂》是什么感觉?


三、乐器构造

  月琴结构和阮近似,不同处是在琴身中胶有音梁和支有音柱,琴颈短小。月琴由琴头、琴颈、琴身、弦轴、琴弦和缚弦等部分组成。

  琴头和琴颈是用一整块紫檀木或其他硬木制作。琴头顶端的装饰是单独用木料雕刻成龙头或其他图案,再用胶粘上去。琴颈上部开有弦槽,槽侧并有安装弦轴的圆孔,琴颈下端有方形木杆装在琴身上。琴身为扁圆形的共鸣箱,面板和背板是月琴发音的共鸣板,用纹理顺直均匀、无疤节和木色一致的桐木制作。在面板和背板中间横置两道音梁,中间支有两个音柱。琴弦用丝弦、尼龙弦或尼龙缠钢丝弦。以钢丝尼龙弦的效果最好。


四、演奏方法

  演奏月琴时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拿拨子弹奏,其技巧已发展到弹、拨、振、滚、扫滚、按、颤、滑、吟等三十多种,其中还包括有独特效果的“刮品”技巧,不但可用于伴奏,同样也是一件出色的独奏乐器。

  每一天的心情都是由无数个小事的总和来决定的。比如早餐买到的酸奶无比好喝,通勤路上遇到朋友然后一路畅谈,收到喜欢的人发来的讯息,工作顺利按时下班,路过花店顺便买了一束抱回家。

  那么看完这篇文章有没有让你开心呢?


(以上图文及视频来源于图书《中国民族音乐鉴赏》及网络,侵权即删)

—   END  —


知识绽放梦想  文化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