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底下,什么东西最有味儿?
蜂蜜?辣椒?八角?
都不是,要我说,是盐!
有诗云:
萃取精华出海滨,脱离幽境入红尘。
抛光泥污容颜悄,洗净凡身色泽新。
情寄佳肴烹美味,形消沸水煮鲜鳞。
清蒸煎炒看厨艺,失去灵魂谁问津。
恰恰说明了盐的重要性。
盐是什么时候被人类所知的?
盐在古代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
盐是如何制成的?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今天的话题:
“盐”才是最有味的作料。
大家是否注意过,所有灵长类动物中,唯独人类的皮肤是裸露的。所有灵长类动物都没有皮下脂肪,唯独人类有。所有灵长类动物的四肢和身体都呈“门”字形,唯独人类呈“1”字形。
大猩猩呈“门”字形,人呈“1”字形
人类的生理特征与生活在水里的鱼倒是十分相近,而与自己的近亲灵长类动物却有所差别。为什么会这样呢?有这样一种见解,人不是从树上下来的,而是从海里游上岸的,人脱离大海爬上陆地的时间不会太长,估计也就数百万年。
因为长期生活在饱含盐分的海水里,爬上岸以后,人类不像陆生动物那样可以主动摄取食盐,而是仅依靠食用动物肉、喝动物血获取盐分。大约一万年前,人类懂得了农耕,农作物成了人类的主食。但是,和以前茹毛饮血从动物的血肉中摄取盐分不同的是,农作物中不含盐。不吃盐,人就会浑身乏力,没办法,只好学着动物的样子舔食盐碱。在人类懂得了主动吃盐以后,奇迹发生了,人的脑子突然好用了起来,变得聪明了,于是,伟大的发明接踵而至,人类真正成了地球的主宰。为什么人类经历旧石器时代耗费了二百万年,而新石器时代仅仅经历了一万年呢?就是因为懂得吃盐了。
食盐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调味品。盐为五味之首,人类如果在十几天里不食用盐分的话,就会产生倦怠无力的症候,甚至手无缚鸡之力。古时,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关乎着政治命脉。
四千多年前,黄帝和蚩尤在涿鹿昏天黑地地打了起来,结果,黄帝打败了蚩尤。黄帝和蚩尤为什么要在涿鹿拼命?就是为了盐,为了争夺当今的山西运城的盐池。有了盐,黄帝掐住了各个部落的命门,谁不听话,就不给谁盐。于是,天下归顺了黄帝。部落间的聚合最终形成了国家,可以这样说,是盐开创了历史,开启了文明。
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当上了齐国的国相(相当于今天的总理)。和其他几个大国比起来,管仲当国相时的齐国并不富裕。管仲苦思冥想,琢磨出了征收盐铁税的办法。因为有了对盐铁的税收,没过多久,齐国就富裕了起来,成了称霸一方的大国。
管仲的举措启发了历代统治者。自春秋战国以后,盐都是各个王朝最重要的税收。
秦汉时期的“盐”字。器皿、盐卤,加上大臣。汉武帝以后,历朝历代,对盐的开采与贩运全归国家所有,任何人偷运食盐都是要被治罪的。因为历代王朝都把持着盐的开采权和贩卖权,没有了对盐的控制,国家也就完蛋了。
考古证明,在新石器时代(距今10000至4000年左右)中华先民已学会了酿酒煮盐,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山东泰安县大汶口一带古人类遗址(距今五千年左右)中发掘出酒器644件,说明先民已开始酿酒煮盐。
《水经注》记载了煮盐的具体做法,云:“煮以为盐,石大者如升,小者如拳,煮之,水竭成盐。”可见,当时就是直接采用了海边的天然资源熬煮成石块状的盐块,而这些盐块却成了神农氏族先民的财富和饮食特征。
五味之中,咸为首,盐在调味品中也列为第一,当之无愧是最有味的作料。
“与古人对话”系列
下期继续
(以上内容节选自《与古人对话》和网络)
文案提供:报刊阅览室